旭化成集团是日本一家著名的化工企业,最早注意到旭化成是在一次中日检索交流研讨会上,聆听了该公司技术情报部的中春荣女士对旭化成集团知识产权战略以及技术情报方面的一些介绍。
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该公司标榜“知识产权管理的精髓在于情报调查”,并将“全面的专利检索(Thorough Patent Searching)”明确地作为集团知识产权战略重要一环。继而笔者也对该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进一步了解,关于技术情报如何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结合,旭化成无疑是给出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关于中春荣女士
说到旭化成集团技术情报工作,就必须提及其技术情报部门的掌门人中村荣女士。中村荣从1985年就进入旭化成集团,1989年加入知识产权部门。1998年,为了进一步加强集团在技术情报方面的工作,中村荣组建新的技术情报部,一直工作至今。
与此同时,中村荣女士还是日本专利信息检索能力评估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以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知识产权审查委员会第5专门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中国出席的活动也愈来愈频繁。
由于中村荣女士在专利信息检索领域的突出贡献,今年2月份还由日本特许厅厅长亲自颁发了“特许情报人才育成贡献者”(最高奖项)。从上述介绍中笔者仅是让各位读者认识到,中村荣在旭化成工作时间长达30多年,而专门从事技术情报工作也将近20年,在如此深厚的工作积淀下对知识产权与专利信息检索的理解必然是深刻而且经过实践检验的。
如何将专利检索贯穿研发全过程
如何才能做到在集团研发全过程实施技术情报的调查,旭化成也给出了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在研发的不同阶段,基于研发目的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调查形式。
在基础研究阶段,主要侧重于对技术进行拉网式的全面调查,包括技术动向调查,技术发展态势和技术热点等;在应用研究阶段,则更关注专利申请以及专利布局,侧重于进行专利性的调查;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阶段,更加关注防侵权(FTO)调查,对产品上市的各类风险和专利壁垒进行排查。
某研发项目外部环境分析
在研发全过程除了上述特定目的的调查之外,从研发项目初期完成技术动向调查之后,就开始进行持续调查(SDI:Selected Dissmenination Information),对技术发展动向进行跟踪,将相关技术情报反馈给研发人员。而上述各个环节,也就是旭化成实施“全面的专利检索”战略。
“三位一体”模式完成高质量FTO调查
FTO调查可以说是进行全面的专利检索中的核心环节。为了保障FTO调查的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研究人员、IP Liaison人员和技术情报团队三方的紧密配合,而各方的职责也不尽相同。
研究人员是研发实施的主体,提出研发阶段的各项调查需求,技术情报团队则制定符合研究目标的调查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检索,而IP Liaison人员针对调查结果从知识产权角度进行判断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研究人员、情报人员、知识产权人员三位一体架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由技术人员提出调查申请,三方共同来确定检索的目标和方案,然后主要由技术情报团队来实施具体的专利检索。待获得结果后有研究人员和IP Liaison人员共同对条结果进行筛选并对有关专利进行提取和判断。通过三方的紧密配合,从而保障FTO调查的高质量完成。
建立战略数据库(SDB)
SDB数据库建立流程
在上述战略实施的早期,由于专利信息的电子化程度还不太高,已经逐渐需要将所获取的专利信息进行分类和技术标引从而能够更好的在研发人员来进行使用。随着专利信息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旭化成就开始着手建立其自身的战略数据库(SDB)。
在战略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经历从LDB(Local DB)到SDB(Stratage DB)的过程,SDB相比于LDB区别在于对专利信息进行了深度的技术标引,包括技术分类或重要程度等“附加信息”。由于增加了技术层次的标引,也就很容易通过技术标引项来进行矩阵分析。以下也给出了采用SDB进行分析的一些结果示例。
SDB分析结果示例
战略成效与“测定方法案件”
据了解,旭化成集团也尝试过在没有知识产权部门参与,仅依靠研发部门评估为基础就启动的大型研发项目从而导致失败的痛苦经历。而在这类情况下,后来才发现具有严重的专利冲突,除了停止项目之外别无他法,基本上损失了全部的时间、投入和各类资源。而自此以后,旭化成才有了必须经过知识产权部门评估和指导下进行研发的体系,同时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3。
其中在日本化工界比较有名的就属于“测定方法案件”。旭化成计划研发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项目,而在知识产权部门调查后发现,美国FG公司拥有涉及HIPS的相关专利,有可能阻碍其商业化。知识产权部门通过分析权利要求发现,FG公司的专利强调限定乙烯的含量是关键(含量小于等于10%),而并未提及乙烯的测定方法。
因此向研发部门建议必须进行规避,研发乙烯含量大于13%的聚丁二烯(用Morero测量方法),并进行了外围专利的布局。三年后,FG公司发起诉讼,认为其乙烯含量小于10%,但是用不同于Morero测量方法获得的。而后的案件聚焦点就在于其中的测量方法,最终,旭日成获得胜诉。
以上,笔者从各个维度对旭化成集团关于“知识产权管理的精髓在于情报调查”战略进行诠释,以期对各位企业读者有一些启示。在专利信息检索如何与知识产权进行融合,旭化成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此外中日文化本来有一定相通性,都不热衷于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来发起诉讼,而是通过活用专利信息来促进研发,以支撑企业国际化商业战略。
本文参考资料:
1.Patent in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ir effective use:
A study through activities of PAT-LIST Research Workshop adviser(中村荣)
2.Strategic use of patent information:Constructing and utilizing the Strategic Database in Asahikasei Corporation(中村荣)
3.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启示(那英 闻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