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核事故对专利技术周期的冲击


这个中秋节,真是大事不断,先是拜耳收购孟山都,又是“天宫二号”成功发射,而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在中秋节当天有了定论——那就是英国政府终于批准了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该项目由法国电力集团(EDF)和中国广核集团(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共同投资建设,预估投资总额180亿英镑,中法企业分别占33.5%和66.5%的股份,这对于中国核电走出去意义重大,对中国来说相当于获得了进入发达国家核电市场的“门票”。

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是英国20年来首次启动的核电建设项目,其获批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在今年的在前首相卡梅伦任上,英国政府曾给予欣克利角核电项目莫大的支持。现任首相特雷莎·梅上台后,英国政府却在最后关头突然叫停了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今年的7月29日,英国政府突然表示,暂缓就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作出最终决定,将对此进行更周全的详细考量,并在今年初秋做出最终决定。终于在开完G20之后,英国政府做出了批准的决定。

核电项目的获批将创造2.5万个工作岗位,无疑会促进核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也会造成核电领域专利数量的增长。笔者无法分析核电项目的获批到底对专利造成何种影响,因为首先梳理核电项目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但是笔者打算从反方向来聊一聊如果发生核事故是否会对专利技术周期发生冲击。在分析过程中,笔者采用专利分析中常见的一种分析方法——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来进行,技术生命周期分析的原理也比较好理解,首先统计某个领域每一年专利申请人的数量(X轴)和当年专利申请量的数量(Y轴),这样就可以将每一年的统计数量在这个坐标系上形成一个散点图,最后将这些散点图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从而分析曲线的趋势变化情况。一般在一个技术的萌芽期,参与该项目的专利申请人的数量和专利申请量都会比较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利申请人将会增加,同时专利申请量也会同时增加,而到了技术相对成熟的阶段,专利申请人和专利申请量将会稳定在某个区间。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核电领域主要涉及到IPC分类号为G21领域的专利,总量约为18万件。笔者通过对2014年以前每一年的专利申请人数量和专利申请量进行统计,并形成散点图。通过对各年份的散点图进行连接,可以发现整个技术生命周期呈现很明显带分叉的一个形状。在1954年以前,核电领域基本处于萌芽状态,申请人参与数量很少,产出的专利也较少;从1955年开始,核电得到快速发展,参与申请人数量持续增减,同时产出的专利也相应增加,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期,核电领域进入发展黄金发展时期。从技术生命周期图上也可以看到,在1982年,参与申请人和申请量双双达到最大值,一直到1986年前,两者的数量均保持在稳定的区间,核电未来的的发展似乎充满无限的想象。可就在1986年,突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立马将核电的发展踩了一脚急刹车,此后,核电领域的申请人和申请量开始急转直下,核电的发展一下子陷入几十年的停滞期。

一直到2000年前后,申请人才开始又陆续进入核电领域,申请人数量开始增加,从2005年开始,专利申请量开始持续增加,核电又开始回暖,似乎又迎来了第二春。申请人的数量甚至超越了80年代核电发展的黄金年代。而就在大家对核电发展充满幻想之时,大自然又开了一个大玩笑,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继发生海啸,该地震对福岛核电站形成重创,这次事故级别与切尔诺贝利事故同级。这无疑又是为刚要进入过热状态的核电浇了一瓢冷水。受此影响,各国纷纷重新考虑本国对于发展核电的立场,很多项目进行了暂缓。从技术生命周期图同样也得到了反映,从2012年开始,专利申请人和专利申请量开始双双下降,专利申请热情急剧下降。

通过核电领域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图分析,笔者发现,每当核电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专利申请热情也会随之高涨,而此时对于核电安全的隐患似乎就会有所懈怠,而大自然就会给自大的人类无情的上一课,让人类时刻要清醒,不能忽视核电安全的问题。历史是一面镜子,在本次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的获批,我国在参与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要将对核电各项安全标准进行严格把关,时时刻刻保持警醒,让中国核电更加安全的走出去。

发表评论